淇县“星”力量助力乡村治理对标对表精准摘“星”图片新闻连续九年捐款捐物情暖学子帮助969名学子顺利求学能采摘可遛娃住民宿泡温泉河南蜡梅分外香可降低种地成本河南援琼医疗队1004人平安回家紧抓乡村治理的“机关”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4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14

可降低种地成本

小麦根部病害防治新药创制有新突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王旭通讯员王四典鲁兴)“十多年来,针对小麦根部病害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我们植保学院院长李洪连带领的‘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经过潜心研究,在200多种化合物中反复试验,最终研制出防治小麦根部病害的活性化合物--2-三唑-6-氯及2-咪唑-6-氟-3-苯甲酰芳胺类高活性化合物,目前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月13日,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程绎南说。

活性化合物是制成农药的原材料,该活性化合物具有用于小麦根部病害防治农药新品种的潜质,标志着小麦根部病害防治新药创制取得重要突破。

“目前市面上缺少防治包括小麦全蚀病在内的小麦根部病害的药剂,农民只能使用每亩成本40元的进口药--硅噻菌胺,药品名叫全蚀净,它价格高,却只能预防小麦全蚀病这一种,所以我们在研制时把药品有效性、广谱性和使用成本低充分考虑在内,最终研制出具有全新结构的2-三唑-6-氯及2-咪唑-6-氟-3-苯甲酰芳胺类高活性化合物。”程绎南说。

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活性抑制中浓度(EC50)达到0.002μg/ml,对测试病原菌的活性比硅噻菌胺高近3个数量级;同时对引起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也具有优异的活性,尤其对致病性较高的黄色镰孢菌,其抑制中浓度达到0.01μg/ml的水平。

“这些数据也是具有突破性的参数,抑制中浓度越低,表明活性化合物活性越高,在同样面积的作物上,原先需要100克的药物来防治病害,而现在使用活性更高的化合物制成的药物,可能只需要1克,简单来理解,就是每亩地需要的药物量减少了,老百姓的种地成本就降低了,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李洪连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