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成果

科教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成果 >

我院安世恒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8-30 11:29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王青鸽 图片 王青鸽)近日,我院安世恒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Entomologia Generali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ublethal and Transgenerational Effects of Chlorfenapyr on Physiological and Developmental Traits in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亚致死浓度虫螨腈不仅显著影响了草地贪夜蛾亲代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其后代具有明显不利的跨代影响。
       草地贪夜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预警的严重威胁粮食作物的农业害虫,如果防控不及时,将对玉米主产区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作为我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主要药剂之一,虫螨腈已广泛应用于田间防控。本研究系统探讨了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的亚致死效应及其跨代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虫螨腈显著延长了幼虫期和产卵前期,并显著降低了F0和F1代幼虫体重、化蛹率和羽化率。此外,亚致死剂量还明显降低了F0代的交配率、繁殖力和卵孵化率亚致死浓度(LC20)的虫螨腈对F1代生命表种群参数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内在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0)和种群加倍时间(Dt)。F0代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摄食指标显著被抑制,包括相对生长率(RGR)、食物转化率(ECI)、食物利用率(ECD)和相对消耗速率(RCR),但近似消化率(AD)显著增加。在暴露于亚致死剂量的虫螨腈12至24小时后,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羧酸酯酶(CarEs)、细胞色素P-450s(P450s)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与对照组相比,处理6 h后,GSTs活性显著增加,而CarEs和P450s活性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虫螨腈显著抑制了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并对F1代的种群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此项研究为虫螨腈在重大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策略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农业环境中杀虫剂毒理学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院刘晓光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2021级已毕业硕士研究生王青鸽和2020级硕士研究生徐梦超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欣等参与了文章的部分工作,李祥副教授和魏纪珍副教授参与指导了该项研究工作,安世恒教授在实验设计和文章修改等方面给予了全程指导。该研究得到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0038)、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2300420188)和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3A210005)等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