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英才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平台 > 杰出校友 > 科教英才 >

何均

发布时间:2022-06-11 15:46    浏览次数:
       何均(1909-1969),男,河南新安人,河南省昆虫学科的奠基人。1934年毕业于青岛大学,1942年受聘于国立河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河南农学院教务处主任、植物保护系主任,兼任河南省农业厅植物病虫害防治总站站长。何均讲课内容丰富,语言简练,注重把教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他对教学抓得很紧,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授课,为的是让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有用知识,战后为生产建设服务。他平易近人,以身作则,处处为青年人作出榜样。我国建国初期昆虫标本奇缺,无法进行实验,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何均每逢节假日便亲自率领青年教师外出采集。长期以来,植保系昆虫标本室的昆虫标本,无论在数量和种类上均在全省各单位中位居前列。
       何均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选择当时农业生产上较为突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1943年河南省爆发蝗虫灾害,何均和陈振铎教授一起,组织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四处围打蝗虫,才使灾害得以控制。1944年春,何均与农业部派来的全国治蝗总督导-刘涂芝专家一起对蝗虫发源地进行调查,并设一蝗虫测报站,密切注视虫情变化,为各地根治蝗虫提供科学依据。1950年何均受省农业厅的委托,承担了杀灭仓虫的防治试验任务,他带领几位年轻老师在开封的一个粮仓进行防治实验,没戴防毒面具,没戴口罩,搞氰化钠毒气熏蒸。经过24小时后,开仓检查,仓虫死亡率达100%,人却未出现一点危险。随后此法在全省推广应用,收到了显著成效。1950年南阳地区麦田突然暴发小麦吸浆虫,且已危害成灾,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何均受河南省政府委托,承担起了小麦吸浆虫防治研究的重任。他和相关机构组成“南阳小麦吸浆虫研究站”,进行防治研究。1951年春,他率领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前往南阳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当时在无经验,无药械的情况下,何均立即召集大家商讨对策,最后共同仿制了一张农民在水中捕鱼的拉网,用它到麦田试用,效果果然不错。南阳专署闻讯后,立即向各地发出通告,迅速推广此法,开展群众性的拉网防治。此次防治工作,估计减少粮食损失25000多吨。1953年他又移师洛阳南郊安乐窝,建立了小麦吸浆虫研究室。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基本上摸清了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已基本控制住小麦吸浆虫的危害。60年代初期,何均带领助手开展了玉米螟防治研究。1962年他在我省首先开展了利用玉米螟的天敌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何均因其渊博的学识和卓著的科研成就而同国内昆虫学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并且连续十多年担当昆虫学会重任。1952年5月,何均在河南发起组建了中国昆虫学会河南分会,被推选为主要负责人。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1964年3月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成立,被推选为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