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三位专家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13 18:24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李海洋 王志芳 图片 宋学谦)12月13日,我院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张海峰教授、孔亮教授和安徽师范大学程伟教授于力行楼中120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学院教师代表、研究生参加本次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李洪连教授主持。
       南京农业大学张海峰以“稻瘟病菌侵染早期分子机制及潜在杀菌剂靶标挖掘”为题,围绕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关键的致病调控因子及以其为对象设计新型靶向杀菌剂,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辣椒疫病是辣椒上的癌症,给辣椒产业造成极大损失。安徽农业大学程伟以“辣椒WRKY转录因子提高疫病抗性的分子机制”为题讲授了辣椒中WRKY与ERF6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植保素椒二醇的合成从而增强辣椒对疫霉病的抗性,为辣椒疫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支持。
       破解植物免疫信号网络是改良作物抗性的基础。南京农业大学孔亮以“脂质信号调控植物抗病的作用机制”为题讲述了磷脂酸PA诱导植物免疫及植物调控其合成的途径,和PA在未来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展望。
       三位专家的研究吸引了不少院内外师生,大家仔细聆听,期间针对自己的兴趣点与专家进行激烈地讨论。此次报告会给我们的研究以深刻地启发,同时也触发了同学们对科研的兴趣。

报告会现场
 
报告人简介:
       张海峰,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培养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植物保护学报青年编委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稻瘟病菌、稻曲病菌致病的分子基础与新药剂靶标挖掘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LoS Pathogens、mBio、Plant Communication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程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科研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生物育种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Molecular Plant - Microbe Interactions 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中国专利5件,美国专利1件。
 
       孔亮,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江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级青年人才(海外优青)和江苏省杰青等项目资助。博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至2024年,先后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和密歇根大学从事植物抗病机制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植物免疫信号通路关键免疫组分的鉴定和作用机制解析,包括病原菌利用效应蛋白的致病机理,脂质信号和蛋白翻译后修饰(如ADP核糖基化,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以第一(含共同)作者在Cell、Molecular Cell、Curren Biology、Plant Cell、Curr. Opin、 Plant Biol.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此外,以共同作者在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植物免疫领域相关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