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院新闻 >

我校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主要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绿色防控及生物农药创制”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25-03-28 15:16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崔凯娣 图片 崔凯娣)3月28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赴延津县对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周琳教授主持的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主要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绿色防控及生物农药创制”进行结项验收。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处处长李永恩、主任科员陈希源以及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晓永、科技处处长杨青华出席会议。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科技大学、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等9家项目参加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刘晓永向各位验收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要求项目组认真听取专家建议,完善好相关材料,圆满完成验收任务。李永恩对验收流程和验收纪律提出了具体要求。
       验收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延津县僧固乡东史固村小麦病虫害防控示范现场、听取项目汇报、审查资料、质疑讨论等环节,认为该重大专项全面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和绩效指标,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希望继续推进项目研究成果及相关技术在全省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现场考察
       项目组聚焦我省两大优势作物—小麦和花生重要病害防控和绿色农药研发中存在的关键核心问题,按照 “产、学、研、推、用”一体化的思路,构建了“机理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创制-示范推广”四位一体的全链条研发体系。三年来,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攻克了小麦纹枯病、花生白绢病等重大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难题,创制了生物农药新产品,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项目解析了小麦纹枯病、花生白绢病等8种重大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灾变机制;挖掘新型植物源先导化合物4个;发掘新型生防微生物菌株12株;建立了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花生白绢病、果腐病抗病性鉴定技术平台;制订了4项河南省地方标准;筛选抗病品种(种质)88个;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17篇;出版著作2部;获得3项新农药和3项微生物菌肥登记。集成了小麦、花生重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2套,建立小麦、花生重大病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18个,核心示范254万亩,辐射面积1201万亩,小麦主要病害平均防效达86.4%,花生重大土传病害平均防效达84.9%,化学农药减量平均达21.13%,挽回粮油损失14.02亿斤,线上或线下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及种植大户9832人次。
       项目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我省小麦和花生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和生物农药研发水平,为我省小麦和花生产能提升提供了科技支撑,对保障粮油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