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海洋 图片 周海峰)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及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共同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植物病理学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凝聚植病青年创新力 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0名专家学者与青年研究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学术盛宴。

开幕式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赖道万副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鹏教授、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彭友良教授、理事长韩成贵教授等嘉宾出席。
韩成贵理事长首先祝贺本届青年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他指出,青年研究人员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委员会始终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碰撞思想、深化情谊。
韩成贵理事长首先祝贺本届青年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他指出,青年研究人员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委员会始终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碰撞思想、深化情谊。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鹏对各位嘉宾与青年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成就与办学格局,并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杨俊介绍了会议筹备情况,并期望青年学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同行深入交流,激发科研灵感,收获新知与友谊。

会议期间,康振生院士、彭友良教授等12位行业专家作了大会专题报告,52位青年教师进行了主旨报告,共收到论文摘要46篇,展示墙报35版。康振生院士以“小麦条锈病及其防控研究进展”为题,深入剖析了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耕作制度变革背景下,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呈现出的复杂性、暴发性和毁灭性新态势。他强调,条锈病菌“越夏区”与“越冬区”的变迁使病害周年侵染链条更趋复杂,并对病原致病机制与寄主抗病性进行了系统解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康院士的报告为新时期我国植物病害防控指明了方向,增强了科研工作者投身绿色植保创新的信心。与会青年学者也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分享了最新进展,展现出扎实的科研功底。


闭幕式上,我院副院长施艳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的鼎力支持,期望以后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植物病理学事业迈向新高度。华南农业大学副院长张彤作为下一届研讨会承办方代表致辞。青委会主任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感谢河南农业大学师生为会议顺利举办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会议在热烈昂扬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